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县级市

2
宋碑
山化镇寺沟村的凤凰山上,有一通“中州第一巨碑”——会圣宫碑,千年前北宋皇室祭扫陵墓,先要在此缅怀先祖功德。
岁月静好,利世姜茶。
该碑上刻飞鹤流云牡丹纹,帽顶盘守六条浮雕舞龙,碑额篆书“新修西京永安县会圣宫碑铭”,整体刀工精美,浑然天成。碑文文字之多,为全国碑文之最,其撰文、书肘、铁笔并称三绝!天下无双!!
3
玄奘
玄奘故里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,北依景山,南望嵩岳,东南为轘(huán)辕古关,西南临近伊阙龙门。玄奘(602年~664年),唐代著名高僧,法相宗创始人,洛州缑氏(今河南洛阳偃师) ,俗家姓名陈祎,法名玄奘,被尊称为“三藏法师”,后世俗称“唐僧”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。
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,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,被誉为“中华民族的脊梁”,世界和平使者。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,不畏生死的精神,西行取佛经,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,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。他的足迹遍布印度,影响远至日本、韩国以至全世界。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、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。
4
帝陵
恭陵(孝敬皇帝陵),位于中国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东北2.5公里的滹沱岭上,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、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。李弘675年暴死,唐高宗将其追谥“孝敬皇帝”,开创了太子死后追谥为皇帝的先例。恭陵神道两侧石刻作工细腻,雕造精美,形象生动,时代可能早于乾陵,是河南洛阳仅存的一组盛唐陵墓石刻,为国宝级文物。
5
客家人
偃师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是客家先民历史上第一次南迁的始发地、纪念地,又是主体客家先民南迁的圣城,在客家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大量的宗族谱牒表明,南方地区的许多姓氏家族,有不少源于偃师,据《百家姓》记载,刘姓始祖刘累就曾生活在偃师。刘姓一源为姬姓,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,号刘康公,后代因称刘氏,刘邑,即今偃师市南。据《刘氏族谱》所载,后来迁入闽、粤、赣边客家聚居地的刘姓家族,不少是刘康公的后裔。今客家聚居的福建宁化刘姓,就源于偃师。”
“西晋末期大规模南迁的汉人,构成了后来客家先民的主体。而偃师正是当时的都城所在地,是当时文化发展水平最高、人口最集中的标志性区域。也因如此,才会有后来在闽、粤、赣边客家民系的产生,才形成了客家人突出的文化个性,进而影响、传播到中国的其他地方乃至海外各地。所以,偃师是主体客家先民南迁的圣地。”
6
夏都
二里头的夏都斟鄩(zhēn xún),是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。不仅如此,在二里头的土坑里,考古学家还刨出了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、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、最早的车辙和最早的青铜容器。学者许宏在他的著作里,称二里头为“最早的中国”。
7
遗址(丝路东起点)
洛阳是13朝古都,包含偃师的7个朝代,最重要的二里头夏都斟鄩、尸乡沟商都西毫、东周成周城和汉魏故城都在偃师。
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所有都城遗址中,历代定都总时间最长、规模最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遗址。就在这片不起眼的遗址中,找到了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大学(东汉太学)和最高的佛塔(永宁寺塔)。仅剩一座土台的太极殿,开启了后代宫殿中轴对称的审美。这座宫殿见证了丝绸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欧洲,同时,中国皇帝在这里3次接见罗马使者。
在偃师,有种幸福
就是:我在偃师
偃师的历史人文一年也展示不完
这种美得自己来用心体验
但是请注意
一旦接触,就再也不愿离开
欢迎来偃师!!
宏承号,中国第一素茶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